来源:雪球App,作者: 未来可期的,(https://xueqiu.com/4213790755/286001641)
周末一系列消息引爆了大家对于某个亲儿子可能会被的st堪忧,但是有心的人但凡仔细看了原文并不会这么认为。从23年三季报来看每股未分配利润-1.85元并不符合上述会被st的条件,只是在主板中确实是比较辣眼睛的存在,吴大侠会时不时鞭策这些个国资控股的上市融资平台,混日子是没有出路的,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才是正道。
回归原题,为什么是武汉新芯先引入战投后改为股份有限公司而不是他的控股股东?论ipo的话长江存储完全可以直接走这条路。然后可笑的天眼查现在又显示武汉新芯为长江存储100%控股?
要说长存借壳也是挺不靠谱的,毕竟太大。但是新芯的体量倒是有可能。印象中天眼查是在新芯开完第一次股东大会后改的,左边的红色箭头是秦军,之前科投的一把手,代表东湖高新区,右边的箭头程驰光,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一把手,代表武汉。中间两个C位欢迎大家补充,按照新芯的股东排名排秦军之前的只有杨士宁(排除),长存来看根据秦军的排名也都排除。
有人说那些个明牌的都不会成功。请你看看海汽集团,成交量大的时候不可能公布的,等大家都忘了缩量盘整的时候突然停牌。高新发展炒到这么高的位置鬼才会通过,跌回原位,等到缩量盘整才有可能。对于目前的成交量恰到好处,即将到来的年报日也许会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