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徽商与粤商,是明清时期的中国“三大商帮”。古代有不少陆路商帮,靠的是“脚力”,贩运的多是土特产、原料制成品。粤商则擅长走水路,交易的主要是海内外特色工商业产品。
△ 广州十三行
广东曾是百越族人生活的边陲之地。一座南越王墓的出土,使人确信昔日这个边陲古国曾有过的繁盛。这里的先民早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广州就已经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等到唐代名相张九龄凿通梅关古道后,从海外经广州进入中原的海上丝绸之路时代才开启,人口迁移、商旅往来等大都经此道。岭南商路重塑,粤商加速兴起。
△ 南越国宫署遗址内埋藏着秦代到民国的历代遗迹遗物,表明广州不仅是南越国、南汉国的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的官衙所在地。其中南越国时期的大型石构水池在岭南地区尚属首见。
唐代的广州港已发展成可容大小海船近千艘的港口,官方首设市舶使于广州,并开辟了长达1.4万公里、通向波斯湾的航线(史称“广州通海夷道”),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
康熙年间,粤海关设立,次年建立“广州十三行”的洋行制度。乾隆年间,清朝政府关闭江、浙、闽三关,广州成为唯一的中西贸易口岸,十三行成为唯一官方特许对外贸易的经营机构。此后的一百年间,十三行向全球输出中国商品,掀起中国商品的浪潮,一批粤派大商人为世人所知。
△ 沙面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这里曾是广州海上交通的门户,对外通商的要津,后又被作为广州的城防要塞,设有炮台,重创过英国的舰队。这里保留的建筑有哥特式、维多利亚式、折中主义、新古典主义等风格。
也正是粤商的兴起,这些经济实力显赫的行商,营建了雍容华丽的庭院,兴建规模宏大的行商公所,设计了岭南风情的私家园林。
△ 人人都说江南秋景好,我们却独爱岭南秋雨的浪漫:水落青苔,雨打芭蕉,茂林修竹......在广州,这里有承载上百年历史的岭南园林余荫山房。
从广州往南,我们将来到江门。江门新会的梁启超是得风气之先的弄潮儿。梁启超曾追随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读书,后来一同发起戊戌变法,一同流亡海外,组建保皇会,中途渐渐分道扬镳,最终互相敌对。相比康有为的固执已见,梁启超则善于与时俱进。作为政治家,近世大事,他几乎从未缺席;作为学者,他著述等身,超过一千五百万字;作为教育家,他影响了不止一代人,至今常常为人提及。
△ 梁启超纪念馆由新会本地知名粤商捐资兴建,既有晚清岭南侨乡建筑韵味,又兼具天津饮冰室建筑风格。用来展示梁启超的风采以及成功的家庭教育、学术界研究梁启超的成果等。
江门以南是香山。香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县,存在于1152年至1925年。主要范围包括今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广州市南沙区大部分地方与澳门等。1925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国父孙文逝世而将其家乡香山县改名中山县。
澳门在葡萄牙人统治之下成为通向西方的窗口,于是许许多多香山人以澳门为跳板走向海外。孙文的长兄孙眉便因此来到夏威夷经商,成为粤商的代表。孙眉在外发迹之后,便把母亲和弟弟孙文接往那里。孙文在檀香山求学,开始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 孙中山故里
唐绍仪跟同乡的孙中山一样,也是12岁去了美国。如果说孙中山是因私探亲赴美,唐绍仪则是“公派生”。唐绍仪天资聪颖,入选清朝留美幼童,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回国之后,先是出任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因与袁世凯政见不合而辞职,后来回乡当香山县长。
△ 共乐园是唐绍仪的私家花园,梅兰芳、汪精卫、胡汉民、孙科等都曾造访于此。为了怀念送他出国留洋的慈母,唐绍仪把新建的县长官邸取名“望慈山房”。
唐绍仪能够成为留美幼童,得益于他的同乡容闳。容闳在教会学校读书时,非常用功,受到校长勃朗的看重。后来随勃朗赴美,考入耶鲁大学。回国之后从事洋务运动,并负责“幼童出洋肄业局”事务,遴选优秀学童赴美,人称“中国留学生之父”。
△ 陈芳家宅是珠海最早的全国重点文保。陈芳在海外获巨利,列檀岛华侨之首。后跻身于夏威夷的贵族阶层,任中国驻夏威夷领事馆首任领事。1890年,65岁的陈芳携带巨资叶落归根。
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在晚清留美幼童中,来自香山地区的留学生人数众多,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诸多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民国首任总理的唐绍仪;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著名的买办世家莫氏家族……
△ 郑观应故居
而郑观应,更是这一买办阶层的杰出代表。清代的广东商人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各方面复杂的挑战。这位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与维新思想家敏锐地意识到西方正以商战侵蚀祖国,他在《盛世危言》中大声疾呼,“振兴工商,必有待于国内机关组织完备,政治改良之后。”
今天,无论你在香山走街串巷,或者爬山远眺泛舟水乡,你都会惊讶地发现只有巴掌大小的香山竟然分布着如此丰富的牌坊、古道、祠堂、旧街、园林、哨卡、古战场、海关旧址、摩崖壁画和名人故居。
△ 游学不仅要赏风景,更要品尝美食。广东的粤菜、客家菜、潮汕菜等,都是极棒的美食。
为什么广东多政治团体和商会团体?粤商在追求财富的同时,面临着哪些复杂的挑战?粤商与当时的社会是如何互动的?如何理解这一代先贤在时代潮流中的选择?近一年,我们跟着经济学家梁小民先生同游了晋商与徽商故里。十一月中旬,我们将行走的重点放在广东一带(广州、江门、香山),以粤商话题为主,古迹导赏为辅。除了白天一起同游讲解外,在晚上还有3次专题讲座。
原标题:《与经济学家梁小民去广东,重走粤商之路》
阅读原文